中国的书画装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它对保护保存历代书画、碑帖、书籍等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古人云“: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书画是红花,装裱就是绿叶。
中国的书画装裱始于两晋,经过隋代的发展到唐代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平。武则天时号称宫中五郎之一的张易之,奏召天下画工修整内库书画,令使画工各献其长,尽力摹写,然后将真本的裱料用来裱临摹本,结果与原本一毫不差,很多原本就被易之攫为己有了。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亦有类似记载。宋代的装裱风格,一般天地色重、隔界色浅,对后世影响巨大。稍宽的横幅往往裱成宣和装,即宋式裱。来自民间的简易装裱丰富了这一时期的
装裱形式。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中可以看到当时的装裱店铺, 米芾《画史》中亦有装裱论述。
元代有关装裱的文章不多见,虽有一鳞半爪,不过空空泛论。明代周嘉胄《装潢志》对装裱有系统论述,大多继承宋代陈说并无大的创新和发展。在明清两朝500 多年里,装裱技艺已从宫廷扩展到民间,在苏州、杭州、北京、开封一带有了更多的装裱店铺。中堂、屏条就产生在这个时代。
历代书画作品的装裱款式各有其时代特征。宋代的宣和装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最具有代表性,至今广为沿用。
清代的装裱有几大派别,即苏裱、扬州裱、赣州裱、京裱等。苏裱素净,扬州裱古雅,赣州裱轻巧,京裱辉煌,而苏裱、京裱影响最为深远。
如古人所说,优秀的装裱师必须具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必须灵惠虚和、心细如发,只有这样才能施迎刃之能、逐渐耐烦,致力于毫芒微渺之间而不负重托。从某种意义上说,装裱师是继续画家未完成的部分工作。它是研究造型美、色彩美、线条美、材料美、结构美、实用美、装饰美的工艺美学,是致力于画面的协调得以精确与均衡的一门学问,它不仅与书法、绘画、篆刻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学、历史、美学、收藏、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修养。
装裱不仅仅要求技法的娴熟运用, 更弥漫着技术之外的文化格调,也正是这种潜在能力的高低,将装裱师与装裱匠截然分开。装裱师追求的是朴素大方、线条简练、镶料坚固,这样的作品能在时间的考验下历久弥新,不醉心于外表的奇巧华丽,不喧宾夺主而始终坚守朴素守真。只有修养的提高,才能穿越时空与作者对话,与作者交流;只有修养的提高,才能整旧如旧,不露痕迹;只有修养的提高,也才能魂附其体,恢复作品本来的精神面貌。
装裱要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突出主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与画面的协调统一。要做到尺寸大方但不排斥小巧玲珑,干净、平整、柔软、收放轻松。这是对裱件的基本要求,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对基本技艺的学习,要做到法无定法、灵活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由工提升到艺,进入艺术的殿堂, 所谓“技进乎道”,由技术达到与道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