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书画名家人物库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书画大师董其昌的人生瑕疵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站   作者:王三石   发布时间:2019-12-26 14:41:23

文品即人品,书格即人格。正是这种人品的缺陷导致后人见仁见智,并累及他的书画作品。

传统中国,官员告老还乡、辞官归乡、甚至罢官居乡,都是家族的骄傲,乡里的荣耀。他们或诗酒酬酢,偃卧山林,或排忧解纷,主持公道,或慷慨解囊,支持公益,只要立心清正,品行良好,都能成为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引领人物,乡亲们亲切而不失尊重地称他们为“乡贤”。

但如果这官员品格有问题,背离礼法,超越道德,凌轹乡人,乡亲们叫他“恶宦”。不仅不能融于家族,也难以融入地方。

明代董其昌是著名的书画家,到今天都还名气爆红,随便一副手卷就能拍到几千万的天价。他明哲保身功夫很不错,在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中柔身自处,身家平安。他和万历、泰昌、天启三任皇帝的关系都不错。其间,担任泰昌皇帝的老师,当过礼部尚书,官居二品。到了天启年间,党争白热化,他和魏忠贤关系不错,和东林党人的关系也不错,后来崇祯皇帝还很赏识他。所以养尊处优,活到了82岁高龄,南明王朝赐谥“文敏”,直追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生得殊荣,死享哀荣。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对董其昌的字画推崇备至,认为既有特异的天资,还有独到的功力,“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皇帝的推崇引发井喷,董其昌的人气蒸蒸日上,书画作品价码节节攀升。

董其昌的艺术成就如何,学界自有公论。我们关注的是这位显赫无比、名满天下的大师级人物的两大人生不足。

第一,董其昌出身贫寒,励志苦学,又师从著名学者陆树声,所以后来科考顺利通畅,仕途青云直上。董其昌在官场算是明哲保身,对名流亦能谦和相待,但有名有位有钱后,他确实变得不可一世,回乡后更是任性妄为,大肆搜刮钱财,购买宅第,结交方士,探索房中秘术,引来左右邻居、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体不满。

第二,董其昌自己生于贫贱,后来耽于安乐,这是私德有亏。但他最大的不足还在于:没有管理好自己儿子和仆从。实话实说,很多欺男霸女、侵渔乡邻的事情不是他做的,但一家之主的董其昌要么默认默许,要么纵容,无论如何,都得承担失教的消极后果。

清代毛祥麟评价说:董其昌辞官归乡,既违背和乡邻和睦相处之道,又不能教导子弟、仆从近仁向义。(“文敏居乡,既乖洽比之常,复鲜义方之训。”——毛祥麟:《墨余录》)

两大不足给董氏家族和董其昌本人带来了灾难。

首先是万历四十四年,士民联合,发布檄文,讨伐董宦。在校书生、市民走卒围聚董宅,口诛笔伐。董家也不示弱,重金聘来具有反社会性质的“打行”人员保家护院。哪知道,这些受聘保安和外来民众、乡亲联手,放火抢掠,董家华屋美宅,顿时毁于一旦;谤书流传道路,说书艺人把董家的恶性秽行编成流行文本,全国传播。堂堂二品退休高官、名满天下的董其昌只能惶惶外逃,避乱于苏州、镇江、丹阳一带。

其次,董大师家风废弛,家声败坏,家道也日渐衰落。他的四个儿子都没能成才。

常说文品即人品,书格即人格。正是这种人品的缺陷导致后人见仁见智,并累及他的书画作品。董其昌的刻苦自励、艺术成就固然值得人们学习追慕,但其为人、教子的不足更值得反省警戒。

作者:刘云生  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Copyright @ 2013-中国艺术名家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13911313806 邮箱:wlnhm@yahoo.com.cn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 邮编:1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