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书画名家人物库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获奖评语、创作谈
来源:中国艺术名家网   作者:王三石   发布时间:2020-06-02 15:18:02

81-李玉旺-《使命》.jpg

李玉旺-《使命》-山东-中国画


中国画《使命》获奖评语

  《使命》是作者在一定生活基础和感受之上创作而成的,整体以人物画的形式,表现新时代消防员们的面貌,作品较为深刻的体现出艺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理念,描绘的也是新时代社会中的正能量。画面描绘了消防员刚出火场的艰苦场景,人物形象较为生动,消防员沾满灰尘带有擦伤的脸上,疲惫中透露出沉着、坚毅与顽强的意志。他们安静的屹立在那,专注的等待着指令,随时准备出击,保卫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使命》在绘画语言上采用工笔重彩的方式,在写实造型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骨法用笔,画面描绘细腻精致,在遵循严谨的人物解剖基础上进行主观变形,魁梧的身躯,配以蓝灰黑色,使人物展现出较强的雕塑感,用丰碑式构图法,视觉冲击力较强。《使命》旨在呈现的是为稳定社会和谐,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而无私奉献的平凡英雄们,他们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坚实后盾。(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龙瑞)


中国画《使命》创作谈

作者:李玉旺

  与很多人一样,我从小就有一种英雄情结。不过那只是一种模糊的、感性的、单纯的情感,无论是欧美的“英雄”“骑士”还是中国的“侠”,一切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人物都能够在我幼小的世界里光芒四射。但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一度有过感慨失落——大概是意识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大多数时间都是波澜不惊的,我们都是这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

  直到我开始关注、创作消防题材。因为偶然的契机,我居住在消防队家属宿舍,被年轻的消防员所吸引。清晨看他们早操,日常看他们训练,看他们吃饭、欢笑、打闹,他们平时生活得就像隔壁邻居家的阳光男孩,而一旦响起出警信号后,他们会瞬间切换进入另一种状态,迅速果敢,迎向未知生死的灾难。我经常想,平凡日常的生活与生死攸关的危险,是如何在他们内心世界里并行不悖呢?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100多位消防人员壮烈牺牲,其中就有我朋友的孩子,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在我朋友的孩子牺牲之前,在很多日常时刻,我从来没有觉得他是“英雄”,逢年过节这种日常生活语境里,我总在心理上觉得这个孩子是晚辈、是年轻人,对社会的判断和思考还远不如我们深刻……诸如此类,但是在面对灾难和生死的时候,他们在精神和行为上其实远远超越了我们这些年长的人,超越了他们的年龄,这让我开始陷入长久的思考。伴随着思考,我开始搜集素材进行写生和创作。

  《使命》不仅仅是一件“题材决定”的作品,重要的是,它回答了我多年来思考的问题:平凡时代、日常生活,“英雄”何为?正是无数个像他们一样平常的年轻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无论是大楼失火,还是山体坍塌;无论是粉尘爆炸,还是剧烈地震,他们在一瞬间变成英雄。英雄精神是生命力自然而然地释放,是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的勇敢、责任、担当、奉献等美好品质的集中展现;灾难只是激活了平凡人们内心的使命感,使之成为英雄。

  因此,《使命》所描绘的其实是一个平静、普通的场景——消防员们灭火抢险后整装小憩,疲乏中透露出坚毅和欣慰。安静地伫立在硝烟末烬的火场,等待着再赴险地的指令。这件作品并没有那种动态、激昂的文学化描述,我尽可能去掉那种史诗、传奇般的情绪渲染,着力体现真实的、未经过度美化的生命个体。在这个维度上,我们与英雄变得亲切,不再有道德层面、阶级层面的距离,“英雄”也不再是一个被膜拜的符号。“英雄”的本义是充实、真实、正向的普通个体,这样的个体,往往会在关键的时刻被激活,绽放出人性光芒。

  我选择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语言来重建一种新的“丰碑式”构图,人物的造型、设色、画面气息可见北宋山水画纯粹、庄严、厚重、静穆的气质。将“英雄屹立如山”从单纯的视觉比喻中剥离出来,更深入地将“英雄”与中国山水画中“山”的精神含义产生共鸣,将其溯源到中国延绵不断的文脉之中。在色彩和笔触上,我借鉴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和壁画的语言元素,丰富细致的刻画和色彩强化了场景的真实感,使观者感觉人物确实与自己共存在于尘世之中。而常见于传统壁画的线条与秩序感,则将传统壁画的“纪念”功能转用于对当下时代英雄人物,使之产生一种节奏感、仪式感。

  对我而言,《使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承载了我对中国新时代英雄主义的重新理解:“英雄”并不遥远和虚幻,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存在于很多被我们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成为英雄是一种选择,我们身边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那些平凡生活中奔波的普通人,包括你我,都可以在某个关键的时刻“选择”成为英雄。而支撑我们做出这个选择的,是数千年以来我们代代相传、早已融入生活的、不被我们察觉的那些优良品质;它植根于我们的血脉,植根于我们的文化,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基因。


作者简介

  李玉旺,山东德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曹丹-铜版.jpg

曹丹-《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湖北-版画


版画《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获奖评语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期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工人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在桥梁、道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者选择武汉长江大桥工地现场为背景,运用纯熟的铜版画艺术语言塑造了5位大桥浇筑工的群像,其乐观积极的表情如同一抹阳光,使我们感受到内心暖意的同时,也为他们那种团结向上、勤劳质朴的精神气质产生共情。版画是技法多样、形式感强的美术类型。作者能够准确把握鲜明的时代群像特征,将铜版画独特的印痕美学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加以呈现,不炫技,不张扬,在内容与形式之间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点,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立意高远的主题框架中自然释放,折射出同为劳动者的版画家严谨、克制的艺术手法与深刻的人文关怀,其从容不迫、真挚朴素的创作态度尤其值得肯定。(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


版画《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创作谈

作者:曹丹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这幅版画作品取材于我工作、生活的城市武汉,描绘了湖北武汉段新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上水泥浇筑工人的劳作场景。画面背景中如火如荼的施工景像和渐趋成型的又一座长江大桥,展现了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城市交通、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了我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明显提升,这其中离不开我们身边几乎每日可见的劳动者的辛劳付出。多年来我在上下班途中,透过熙熙攘攘的车流,常常会在公路边、大桥上看到他们劳作的身影,常年的路途观察让我对他们多了几分了解和别样感受。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去真实的呈现这种了解和感受。《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描绘了大桥浇筑工人们积极阳光的面部表情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展现出劳动者在修桥筑路过程中不辞辛苦、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老中青三代劳动者在信念、精神上共生和传承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城市建设、祖国发展、个人生活满怀期望和充满自信的新时代建设者形象。

  我相信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有各自对社会现实不同的关注点和方法,以及传播社会价值观的途径。版画艺术从新兴木刻运动开始就通过自身的传播功能来展现艺术的社会性价值,这也是我通过版画来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的重要原因。同时,我理解的作品的社会性和当代性是更为具体和立足于自身专业性的。传统的形式美感与技术的表达方式以及现象学式的感悟方式依然具有它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而在更广阔又更为具体的社会生态层面上依旧有更多的主题等待着艺术家去挖掘。铜版画的糖水腐蚀度所呈现出来的塑痕感与建筑工人乐观积极、自信豁达、勤劳憨厚的精神状态和体貌特征非常契合,表现技法和媒介质性之间需要反复实验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通过强调铜版画的自身特性,加强绘画的行动感以表现画面的视觉张力,并以此还原浇筑工人日常工作状态下所具有的力量感和泥浆包裹之下的生命力度,如何在复杂蚀刻工序中使版画语言的精细呈现与大尺幅具象绘画作品所具有的气度,成为《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这幅版画作品在制作层面上的立意所在。


作者简介

  曹丹,1974年生于湖北,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1997—199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2009—2011年俄罗斯联邦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金秋时代-沙永汇-套色木刻.jpg

沙永汇-《金秋时代》-黑龙江-版画


版画《金秋时代》获奖评语

  东北“智慧农业”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数字化新农业体系的典型缩影。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场景,运用北大荒版画传统的彩色套印技巧进行表现,这在艺术处理方法上是很有难度的。如果是“所见即所得”的平铺直叙,很容易因为主题的抽象性而陷入“词不达意”的尴尬境地。然而作者在画面情节上做足功夫,刻画了一群已届老年的北大荒建设者漫步智慧农田的惊喜景象。他们的目光锁定在蓝天映衬下的无人机身上,成为画面中凸显的视觉标志引发叙事悬念,从而起到了连接历史、定格当下的符号学作用。由于作者采用了层次鲜明的平面化造型语言,布局得当的色块与干脆利落的木刻刀法形成一股合力,使得作品给人一种饱满、生动的艺术气息,犹如壮阔强悍的东北黑土地,让人产生无尽的诗意联想。(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


版画《金秋时代》创作谈

作者:沙永汇

  《金秋时代》这幅套色木刻版画作品是以现代北大仓的“智慧农业”建设为主题,反映了在新时代的金秋,新农业奉献给全国人民的新丰收。

  东北地区保有全世界仅有的四块黑土地之一,是中国农业的重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热火朝天的北大荒农垦事业,凝结着几代人的青春,终于把“北大荒”建设成了祖国的“北大仓”。同时在农垦劳动中创造出了充满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风貌的“北大荒画派”。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以来,“绿水青山”和农业建设实现了有机结合,智慧化、集约化、数字化的新农业体系已经在北大荒的大型农场逐步建立起来。《金秋时代》正是反映东北地区先进智慧农业风貌的一部版画作品。

  《金秋时代》以北大荒宁静湛蓝的天空为远景,金黄的庄稼又到了收获的金秋。大面积的金黄色调使丰收的气息一展无遗。在金秋的时节收获丰收喜悦的,不再是传统的农机,成排的先进数字化农机纵横大地,谱写着新时代的乐章。画面正中的无人机,把集约化、数字化的意向集中表现在最为突出的位置。画面近景主体是一队北大荒早期开拓建设者组成的返乡参观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新中国的建设者依然心系这片他们挥洒过热血的土地,他们细致地观察着数字化农田管理装置,倾听讲解、拍照留念。他们承载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又将预见到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未来。

  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新中国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光辉历程,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凝结在这时代的金秋,把这收获的时代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正是《金秋时代》的创作初心。 


作者简介

  沙永汇,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青年人才,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梁子川、董阔、闫玉琦、张留鑫、刘春琳、赵竟夕、游嘉琪、周世元、王欣欣、黄震军、付桐、张培建、邓凤婷、马亚萍、庄园《城濮之战》230_340cm,工笔重彩 2019.jpg

梁子川、董阔、闫玉琦、张留鑫、刘春琳、赵竟夕、游嘉琪、周世元、王欣欣、黄震军、付桐、张培建、邓凤婷、马亚萍、庄园-《城濮之战》-北京-壁画

 

壁画《城濮之战》获奖评语

  《城濮之战》采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形式完成,陈列在太原晋文公祠西北配殿,壁画由三面墙壁组成,总长度18.3米,面积55平方米,限于展览对尺幅的要求,此次参展的只是壁画中的一个局部。壁画绘制了晋楚两军对垒的场景,城濮一战,晋国大胜,晋文公建立了霸权,楚国北进锋芒受挫,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国传统壁画的底蕴丰厚,如何对待如此丰富的壁画传统,中国壁画界讨论多年,近几年更成为一个热点。当代的壁画艺术创作如果不从传统吸取文化内涵,必然显得单薄乏力;而传统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如果不介入当代意识,寻求力量,就只能永远留在过去,无法突破。这幅作品虽然采用了中国传统壁画的重彩绘制工艺,但并非一幅一味摹古,难辨古今的壁画,材料技法虽是传统的,但构图组织的秩序感、图底关系的概括性、人物造型语言的趣味性却是当代的,作品比较完美地把对传统的继承与当下的创造结合起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个中介。( 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

壁画《城濮之战》创作谈

作者:梁子川、闫玉琦、张留鑫、刘春琳

  《城濮之战》原作为2018年接太原市文物局委托对晋文公祠进行多幅壁画创作中的一幅。晋文公祠是晋祠景区改造新增景点中的最大亮点,位于晋祠公园东南角南湖湖心,为仿汉代高台式祠庙建筑风格,既呼应晋祠历史,又诠释晋祠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

  《城濮之战》原作就位于晋文公祠西北配殿,整张壁画由三面壁组成,壁画总长度18.3米,面积55平米,采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方式绘制。此次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城濮之战》作品是采用同样方式绘制的整张壁画中的局部。作品以约公元前634年的历史背景为创作依据,当时楚国势力强盛,意图称霸中原,晋国自晋文公重耳上位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晋文公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城濮一战晋国大胜,晋文公建立了霸权,楚国北进锋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城濮之战》正是描绘了晋楚两军对垒的恢宏场面。

  《城濮之战》作品描绘千军万马、战车千乘、旌旗舒卷,矛戈箭矢数量之多,创作周期漫长、步骤繁多,细节刻画精益求精,资料收集忠于史实。从2018年6月开始,在王颖生老师指导下大量搜集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秦汉以前的各种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大到战车盔甲的形制,小到人物面部表情的个性化呈现。搜集资料过程中,有许多图像资料辨识不清时均需要结合文字资料等进行整理补充。由于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历史过于久远,在颜色的设定上需查阅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晋、楚两国的颜色。为了营造出战场紧张激烈的气氛,背景用大片重色渲染,既突出了两方军队的形象,又烘托出战争的残酷。作品采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绘制方式,体现了对传统壁画的研究,深入发掘了传统艺术中的价值精神。

作者简介

  梁子川,1993年10月28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市。201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18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在读。

  闫玉琦,1996年出生于安徽。201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18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一工作室研究生在读。

  张留鑫,河南开封人。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在读。2019年参与设计国庆70周年阅兵彩车。

  刘春琳,1995年生于辽宁大连,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同年保送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在读。

 

焦兴涛-重庆 烈焰青春.jpg

焦兴涛-《烈焰青春》-重庆-雕塑


雕塑《烈焰青春》获奖评语

  雕塑作品《烈焰青春》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个字来概括。

  “金”者,首先是“金色时代”之谓。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祥和盛世,富强繁荣,普天同庆。以时代为背景的雕塑作品《烈焰青春》,反映了时代英雄、人民卫士的消防队员青春的形象,“金”者,又是青春之“金色年华”之谓。

  “木”者,作品木雕的专业刀法:切、削、锯、砍,以及烧灼、粘合、着色、喷漆等方式的运用,很是到位!雕塑形象看似淡定“木讷”的表情,恰好表现出英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决绝和执着。

  “水”者,象征着英雄对生命水一般的柔情,征服烈焰肆虐是水的力量,征尘扑面时最渴望清水的洗涤。“水”是作品粗狂坚毅外表下暗涌澎湃的柔情。

  “火”者,蓝色的火焰是人民消防的标志,火焰的橘红色是消防服的色彩,是救火现场环境氛围的映照。“火”是雕塑用火烙、喷火等特别塑造留下的痕迹,造就了作品出奇的艺术效果。

  “土”者,就是接地气!就是用“写实具象”这一在西方现代主义看来“土”得掉渣的雕塑手法,通过传统的木雕材质,推陈出新,别出心裁,通过“土”办法的多次实验探索,表现了和平年代的英雄形象。雕塑本体语言的朴实运用,真挚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才是一件具有感染力的雕塑作品最为重要的部分。(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黎明)


雕塑《烈焰青春》创作谈

作者:焦兴涛

  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国家重大现实题材创作工程”的实施,把主题创作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使得主题创作在题材选择、思想内涵、观念表达、材料方法上都呈现出了新的高度。主题雕塑创作在国家文化体制的推动下,也逐渐显示出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一大批表现新时代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优秀雕塑作品,对于当代主题雕塑的范式和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同时,必须看到只有做到主题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主题性创作中所独有的表现力和价值意义才可能得以实现。如何重新回到写实本身,唤起直接而强烈的真实经验,进而融入当代雕塑的创作中,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主题雕塑创作中的模式化和样式化是对写实雕塑所具有的质朴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最大遮蔽。我很喜欢去回顾、揣摩中国雕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们的作品,在刘开渠先生的《川军抗日》纪念碑雕塑中,剪影般弓腰前行的轮廓,真实、内敛而坚定,造型朴质端方,充满内在的力量,远比夸张的姿态、昂扬的动作更加打动人。在曾竹韶先生的《轰炸》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中,一种质朴、单纯而强烈的气息扑面而来,从中都能感受到对真实生活和真实经验的直接把握和呈现,形体处理没有太多的风格的矫饰,构图单纯简洁,人物形象可信,情绪内敛、日常,拒绝“戏剧化”。这让我想到黑格尔所定义的“严峻的风格”,它坚守描写的客观简朴性。由此看来,那种没有被过分“主题化”的主题美术创作,才具有直击人心的美和感染力——这恰恰是今天的雕塑家们需要好好体会和学习的。

  写实的魅力在于它呈现的是视觉感官的直接印象,并接纳由此产生的最直接情感,而“写实”在今天往往成为某种约定的套路,甚至成为一种“愉快的风格”,并成为约定的观看。如果无法呈现真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的审美经验,“愉快的风格”复制显然无法呈现新时代的日常体验和审美经验,写实就成为雾里看花,使得观看的惊喜荡然无存,无法体会到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逼近”的审美经验。

  我在去年参加一个政府会议的休息期间,就在会议大厦的转角处,突然看见两位消防官兵,全副武装,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了警戒发生概率极小的危险,一动不动地守护着,他们身着战斗服,各种装备穿戴整齐,使我为之一动。这不是新闻和网络中的英雄,他们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但却和日常如此不同,这种强烈而突兀的感受,随着四川凉山消防官兵的牺牲变得愈加强烈。平凡中的伟岸、无言中的绝响,我必须呈现这种直接而强烈的情感。

因为日常,所以不会有夸张的姿态,英雄源自职责,所以平静而全力以赴。回到写实,就是回到真实的、不矫情的塑造,回到遭遇真实的现场,然后心无旁骛地呈现它。

 

作者简介

  焦兴涛,197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及造型艺术学院院长(兼)、雕塑系教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ID7ZrC3O3W6RmkSZn6UpQzYfSD4NwZa9SEBB9IAP.JPG

张玉惠-《盛世花开》-福建-漆画


漆画《盛世花开》获奖评语

  漆画《盛世花开》的画面表现的是茂盛苍劲的花树,寓意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盛开的花朵象征新时代祖国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景象。树的下方是成群结伴、跃步前行的新时代少年先锋队队员。很好地突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年强则国强”的主题。

  在形式语言的处理上,树木与人物在画面中的面积对比、以及树木与人物的“静”“动”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构图别出心裁地将盛大的花树枝杆延伸到画面的侧面,打破了传统绘画常见的装外框形式,让观者产生“伸展与超越”的美好联想,借以表现伟大的祖国不断发展壮大,气势磅礴和突飞猛进,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思想内涵,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技法方面,釆用了大漆材料,一方面利用中国传统漆画的堆漆、罩明、莳绘等技法,经过层层打磨使画面呈现出神秘含蓄、丰富多变、温润富丽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亦融入了现代绘画艺术构成元素,以直线表现形式丰富了画面,强调东方艺术特有的“线”的表现魅力,彰显了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怀,让作品在艺术语言层面实现了守正创新。(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陈金华)

 

漆画《盛世花开》创作谈

作者:张玉惠

  近年来,我尝试着以人物、风景、静物等多种题材进行创作。在创作中,生活的偶遇、自然的馈赠、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和感想一直是我创作的源泉。我喜欢从不同视角去审视平凡普通的场景,通过提炼和升华,从中找寻美感和内在精神,强化主观感受,从而构思出新的故事和意境。《盛世花开》的创作源于一次在校园偶然间看到郁郁葱葱的大树下聚集了好多小朋友,他们带着向往和希望到大学校园参观,学习嘉庚精神,在柔和阳光和繁密花朵的映衬下,他们可爱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和谐的画面令我深深动容、驻足良久。

  在主题方面,《盛世花开》的画面中央表现的是茂盛苍劲的花树,树的下方是成群结伴、跃步前行的新时代少先队队员。繁密盛开的花朵象征着新时代祖国繁荣富强、生机勃勃的景象,少先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年们在祖国怀抱茁壮成长,“少年强则国强”正是《盛世花开》的主题。

  在形式语言的处理上,树木与人物在画面中的面积对比以及树木与人物的“静”“动”对比,使繁密苍劲的树木与远处的少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打破了传统的构图理念。盛大的花树枝杆延伸到画面的侧面,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张力,让观者产生“伸展与超越”的美好联想,以“伟大祖国的发展气势磅礴、突飞猛进、如火如荼”之感强化了主题,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技法方面,釆用了大漆材料,一方面利用中国传统漆画的堆漆、罩明、莳绘等技法,经过层层打磨使画面呈现出神秘含蓄、丰富多变、温润富丽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亦融入了现代绘画技法元素,以直线切割等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画面。东方艺术中特有的“线”元素,彰显了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让作品在艺术语言层面实现了守正创新。

  漆画的创作过程实属复杂,一方面是由于材料本身特殊的繁杂工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要根据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而不断调整技法的应用。《盛世花开》的创作过程比较特殊,由于画面必须在平放状态下进行制作,而画面尺寸之大又超过了人的伸展距离,所以绝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画面上或坐或趴,才能做到近距离的局部塑造,时间一长令人筋疲力尽。画面侧边的特殊制作又要把画竖立起来,爬到2米高的梯子上才能进行镶嵌,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此外,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我采用了多遍“通罩磨显”的技法,这种“冒险”着实增加了对画面效果的掌控难度,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偶然的丰富效果,这种“先破再立”“立后再破”的艺术表现手法让画面更具有漆味和绘画性,整个创作过程在保持本体漆画语言的同时,始终贯穿不断开拓探索的创新意识,使漆性和绘画性达到最完美的融合。总体来说,与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织情叙意》相比,这幅作品的尺幅更大、难度更高,当然创作中收获的喜悦也更加深刻和宝贵。《盛世花开》是我探索漆性和绘画性融合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对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艺作品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一次响应和践行。

  画漆画从来不像听起来那样“文艺”,更像是个累活。除了研究绘画功夫,不论男生女生还要常常充当搬运工、木匠等角色,从做漆板到装框装箱等,这些基本功从学生时代都要踏实地学习实践。厦门大学漆画班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几年前已形成,每次展览都是集体活动,同学们互相帮助。从2006年陈金华教授到厦门大学创办漆画学科起,历届漆画学生一直保持着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这些宝贵的品质一直是我创作道路上的财富!

  漆画创作是一条漫漫长路,漆画需要慢节奏,我们可以慢慢品味。急不得,需要足够的精力投入,慢慢感受漆的柔韧性,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创作,用漆一般“坚忍不拔”的特性和精神,不断磨砺,日积月累就会收获。

 

作者简介

  张玉惠,本科和硕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委、市政府第九批拔尖人才。


頡元芳《远方》,内蒙‘获奖提名’.jpg

頡元芳-《远方》-内蒙古-水彩·粉画


水彩画·粉画《远方》获奖评语

  颉元芳的作品《远方》主要以传统水彩的表现技法为主,借用油画中“彩”的凝重法,在用彩和水上非常讲究,用笔比较含蓄,作品有着内蒙古族本身特有的精神和特色,其艺术语言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力量感。她以理智的思考、激情的创作为应答,作品有一种细部的精美和整体的大气之美,显示出了深远思想和文化内涵。作品将时光凝固,将光与时间冻结,让观者感受到更多的神秘世界和生活与生命的深度,作品捕捉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人性精神的明朗、刚毅、乐观、温良、质朴、虔诚……作品中人物的气质有种天然的质朴,在劳作及往复的脚步声中发出思考的力量。

  作者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对生长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她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水彩语言的当代性探索以及她对生命本身、人与自然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作者拥有较强的写实功底,随着对艺术创作的深入理解,使她对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深厚的情怀。她用全部的情感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人民,以清新的水彩色调,让他们静止在一个闭合的时空画面里,聚结成草原生活的蒙古族人的群像,传达出感人的精神力量。作者所探索的不仅是传统绘画语言的新表现方式,更是人与社会和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让我们从中体验到了东方文明的智慧和内敛的情感。(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陈坚)

 

水彩画·粉画《远方》创作谈

作者:颉元芳

  作为内蒙古人,我生于斯长于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积淀,我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越来越深厚的情怀。我不是蒙古族人,但他们是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用我全部的情感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欣赏着他们,我要用我的画笔把他们和我对他们的情感呈现出来。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而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我一直试图以自己的方式给这个民族一个诠释,就像作家用文字阐释事物,画家也可以用画笔阐释事物,只是对事物诠释的角度不同、方式不同,也许这种阐释是局部的或片面的,但这是画家以自己的方式和视角所作出的一种诠释。

我作品中的蒙古族人,其实并非表现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某一具体人物,而是想通过一种形象来传达我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对这个民族、这个地域的深深情怀,所以无论是人物的形象还是画面的色彩,都是经过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和提炼,再经自己内心的重组后重新呈现,是基于自我感受和认知的表达。所以我不拘泥于细节的刻画,力求以大的色块、形体来传达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我对于蒙古族人真实而深刻的记忆,我力求画面的凝重感和永恒感,追求色彩与形体的朴实、沉稳和力量感。

  作品《远方》表达了对美好的希望与憧憬。朝阳以温暖的光线映照着天空和牧民,使人感到幸福、祥和。画面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力量感,把人物塑造如雕像或纪念碑般敦实有力的形象,来表现蒙古族人的坚强勇敢、深沉内敛、诚挚醇厚的美好品性和独特的民族气质。

  我的水彩创作将持续关注蒙古族人物,在这一题材范围内继续挖掘和完善,不断提炼、抽取蒙古族人的精神面貌、民族特质,将其概括、简洁化,使人物更加真实、更加本质,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和力量感,从而使自己作品中的蒙古族形象更加主观和自由。我也在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希望将自己对于蒙古族人最真实的理解和真挚的情感用最贴切的语言传达出来。我从不刻意追求技法与风格的创新,因为它们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当作品越来越贴近自己的内心,可以顺畅的抒发情感的时候,技法与风格也自然会随之呈现。

 

作者简介

颉元芳,1978年生,内蒙古人。现为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

 

7.png

张烈、孔翠婷-《“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北京-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获奖评语

  中国高速列车事业的飞跃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和科技力量崛起的缩影。作为高速轨道交通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之一,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和创新在国际上也一直广受瞩目。

  “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的流线型车体造型饱满流畅,具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具有包围感的侧面形态较好的诠释了磁悬浮列车的功能特点,同时给人在高速行驶中安全、平稳的心理感受。作者对车体各部分构件的造型和尺度也以人机学进行了充分考量,遵照国家及国际相关规范标准,结合未来交通功能和创新服务需求,确保运行过程中的人机安全性及旅客舒适度。

  该作品的整体造型具有明显的仿生设计的特点,车体上几道强劲有力的线条相互呼应又有着微妙的变化,充盈着张力和弹性,犹如一只正积蓄力量往前飞跃的猛兽,进取动感又不失优雅,风驰电挚又稳若磐石。线条之间的汇聚与冲突,又带来曲面体块之间的有机变化,形成雕塑般的韵律美感。各个部位比例关系协调,富于变化又步调一致,体现出作者对形态把握的深厚功力。

  整车对未来出行的创新思考和独具特色的造型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其“飞跃”的姿态所展现出的自信和力量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美协工业设计艺委会)


艺术设计《“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创作谈

作者:张烈 孔翠婷

  中国高速列车事业的飞跃式发展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的工业制造体系和领先的科技发展水平。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中国高速列车实现了从引进到自主创新设计的华丽转变,畅想未来中国的磁悬浮列车设计,必定会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飞跃号”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也象征着我国飞跃式发展的科技力量和正在腾飞的中国梦。

  “飞跃号”磁悬浮概念列车设计时速600公里,主要满足中国大城市点对点的远距离高速旅客运输需求。全车由六节车厢及两节头车组成,整车长度超过200米。列车采用常导吸引式电磁悬浮技术,其结构特征是车体包裹电磁轨道,利用车载电磁铁与导轨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牵引列车悬浮运行,与地面无机械接触,能够高速、安全地运行。

  整车设计采取流线型的车体造型,饱满流畅的精细曲面具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根据磁悬浮列车的功能特点采用一体化的侧面围合式车身设计,给人在高速行驶中安全、平稳的心理感受;车体各部分构件的造型和尺度进行了充分的人机学考量,如司机视野、车灯照射范围和高度等,遵照国家及国际相关规范标准,结合未来交通功能和创新服务需求,确保运行过程中的人机安全性及旅客舒适度。

  造型设计上飞跃号磁悬浮列车采取了仿生学设计的方法,从蓄势待发的猛兽和跃身击浪的虎鲸等速度型动物的运动姿态中汲取灵感,提取出具有速度感和力量感的特征线条和造型语言。这些强劲有力的线条相互呼应又有着微妙的变化,充盈着的张力和弹性,给人进取动感又不失优雅、风驰电挚又稳若磐石之感。线条之间的汇聚与冲突,又带来曲面体块之间的有机变化,形成雕塑般的韵律美。整体“飞跃”的姿态也展现出了强烈的自信和美好的寓意。


作者简介

  张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文旅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美院-长客股份合作研究室”科研骨干,长期致力于中国高速轨道交通工具的艺术设计,是和谐号CRH380BL内装工业设计等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文化遗产展示传播设计领域专家,曾主持2019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孔子博物馆等国家重大项目展览设计工作。

  孔翠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工具造型设计、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交互设计。参与“中国南车戚墅堰新160km/h客运内燃机车外观内饰设计”等列车工业设计项目,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课题研究以及孔子博物馆、衡阳非遗博物馆等项目的多媒体交互设计工作。

 

5.png

徐强-《铸梦》-山东-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铸梦》获奖评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作品《铸梦》,描绘的是波澜壮阔的抗洪史诗:画面由近200位抗洪战士组成一幅悲壮的抗洪抢险战斗场景,滔天巨浪面前,他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以血肉之躯在惊涛骇浪中铸成连云叠嶂般的铜墙铁壁,以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和不屈不挠的坚定毅力与洪水抗争,勇保一方和平。画面左上角的英雄拼尽全力高举的大锤如灯塔般熠熠生辉,照亮了民族前行的方向。

  作品采用不锈钢板材,以手工錾刻技艺创作为主,运用磨、刻、高温火烧、强酸强碱腐蚀等多种工艺手法的反复实验与推敲最终完成。錾刻的每个人物工巧艺精、精彩绝妙、出神入化,每一处细节都在反复琢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

纵观整个画面,场面宏阔、思想博大、艺术精湛、良工心苦,作者准确地将伟大的抗洪英雄精神融入创作,并利用不锈钢镜面特有的镜像反射特性,将这股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感染到每一位观众,这是作品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秘书长孙磊)


艺术设计《铸梦》创作谈

作者:徐强

  《铸梦》这件作品是我在2017年工作之后创作的一件较大尺幅的作品,作品宽400厘米,高240厘米,由四部分组合为一个整体,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不锈钢表面不能修改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雕刻时,只能淡淡的层层推进,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否则一旦刻的过深就无法弥补。进行《铸梦》作品的创作,对个人体力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整个雕刻过程全程站立弓腰状态,在雕刻不容易表现的部分时,一个弓腰姿势保持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作品雕刻完成后,因为没有过相似材料的装裱经验,将作品立起来使其具备展览状态也是经过了反复实验调整,画面要求平整度要高,当时咨询了多位老师,也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确定的是PVC板加不锈钢架的结构,要求误差要控制在最小。

  作品是在不锈钢板上利用手工雕刻的技法进行创作的。画面中,近200多位抗洪战士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战斗场面组成了山脉的形状,象征着抗洪战士用自己的身体构成了犹如大山一般的铜墙铁壁,与洪水抗争,力量如山。画面左上角的军人用尽全力举起的大锤如灯塔一般照亮了周围,表达了抗洪精神鼓舞着所有人的创作理念。通过作品来表现抗洪精神,以不锈钢的镜面特性反衬出每一位参观者,将这种精神反馈给每一位观者,希望每一位观看到此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大我”。

  我采用在不锈钢板上进行手工雕刻的创作方式是从2011年开始的,经过在铜、铁、铝等多种类金属板材上利用磨、刻、高温火烧、强酸强碱腐蚀等多工艺技法的反复实验与推敲后,最终确定的创作方式。当时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材料工艺技法实验,我利用这种工艺技法在不锈钢板上创作了风景、人物肖像等多系列作品。作品由于镜面的特性导致很难拍照,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完整效果。近几年对不锈钢材质进行了更多的实验探索,雕刻痕迹的方向不同,反光则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整个创作过程和最终作品效果都吸引着我继续探索。现在我仍然在利用这种材质进行创作实践,并感觉这种材质还有很多独特的效果可以挖掘,通过材料技法与创作主题的不断尝试,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吸引人的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

  徐强,籍贯山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7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Copyright @ 2013-中国艺术名家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13911313806 邮箱:wlnhm@yahoo.com.cn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 邮编:1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