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书画名家人物库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让孩子们拿起笔书写自己的世界
来源:中国艺术名家网   作者:王三石   发布时间:2020-06-02 15:25:23

 近日常陪小儿到一所小学上英语,一到学校大门,浓厚的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令人倍感亲切。大门上的校名和门右侧巨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句“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的石刻都是李铎先生所书。进门四周全部是用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刻制的“劳”“德”“智”“体”“美”以及古今中外历代名人的名句名言。如此重视书法的传承、普及、宣传,书香的气息动人,氛围壮观。

    走进教学楼梯,四处可见学生们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虽不能用多么美妙的语句来形容,但学生们那认真的创作态度和刻苦学字的精神让观者无不感觉到中国书法后继有人。看到此种场景,笔者浮想联翩,首先这个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到每个学生都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的弘扬与学习。后代的培养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文化的希望。

    不过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墙上的板报栏上所有学生们写的文章作业全部是电脑打印时,我突感失望。因为这些专栏所推介的作业,不管内容如何,首先应是用笔自己书写,而不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自古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挑战,一次是硬笔的出现,使毛笔书写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第二次既是上个世纪电脑的发明,键盘的敲打取代手写,使用笔书写开始减退,用笔的机会越来越少,而这时我们首先要呼吁的是:大家不要放下手中的笔,字要手写,手写才能有记忆。书法也好,写字也罢,首先用手动笔有一个熟悉掌握字型、笔画、结构、字体的过程,这要有一个量的积累。先不论书法水平如何,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会拿笔写汉字。如果连字都不会写,笔都不会用,那笔者觉得这是不对的。现在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写东西提笔忘字,而字迹不堪入目,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没有华夏沃土的滋育,没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修养,没有民族之根,就不可能有民族之精神,民族之力量。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要真正实现文中的期待,少年要“智”,就必需要有知识,必需要懂传统文化,那样才有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少年要强,就必需积累修养,提高素质,那样才能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所以我认为像上面说的小学里,普及和推广的书法艺术,让人怀疑是一种形式,实质上的普及没有落到实处,因为平常的写字是基本功,基本功不过关,何以谈书法?只有大家都拿起笔来写字,中国书法才不会失去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只有在写好字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推广书法参与书法的学习创作,否则弘扬书法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笔者以为:推广书法要从基础写字抓起,让大家都拿起笔来光写好字才能实现书法的普及和提高。艺术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现在很多地方包括中小学、幼儿园都在开办书法兴趣班,这是好事。学习书法的队伍虽不能与奥数、英语以及钢琴、美术等比人数,不过练书法的孩子相对比较少,摆在面前的客观问题还很多,形势应该说相当严峻。如果从学校基础训练教育就放松用手书写这一环节,书写的笔顺等技能得不到培养,日后的书写功也很难造就。

    在北京画院新春团拜会上,著名美术理论家李松先生在与笔者谈论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时,建议要让孩子去写自己会写的字和他们这个年龄段最喜欢的内容,不要强制他们只写唐诗宋词。受此启发,回到家我马上找来一本小儿刚刚发下来三年级新的“同步阅读”,不知不觉地读了起来: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蝴蝶,走进花丛,我们融进大自然……

    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写自己喜爱的诗句,写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很好很值得推广的建议。我想孩子们也一定喜欢!

    总之还是那句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拿起笔去书写他们自己的世界!

                         


Copyright @ 2013-中国艺术名家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13911313806 邮箱:wlnhm@yahoo.com.cn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 邮编:1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