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书画名家人物库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且说“2011艺术湖南”的工笔画
来源:中国艺术名家网   作者:王三石   发布时间:2020-06-02 15:34:18

由湖南省文联、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美协主办的本次展览集合了湖南工笔画、油画两大画种的精英力量,推出了12名工笔画家、12名油画家共200多幅精品力作。

在当代画坛有如洪波涌动的创作队伍中,湖南工笔画家群堪称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群体。它的出众首先表现在强大的阵营上。这个阵营由老、中、青三代画家组成。一批老画家如陈白一、郑小娟、邹传安等,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即投身美术事业,为湖南工笔画的繁荣做出了筚路蓝缕的贡献。一批中年画家如朱训德、莫高翔、海天、陈明大、王炳炎、郑林生、王志坚、陈明四等,为工笔画湘军的形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批青年画家如徐铭、阳先顺、谭智勇等,勇于开拓并大胆创新,为湖南工笔画群体增添了新的活力。他们在艺术田野上辛勤耕耘,几乎每一届全国美展都有人获得大奖。“2011艺术湖南”的12位参展画家无疑是工笔画湘军的代表人物,他们有着各自的人生感悟、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但迈进在中国工笔画的现代复兴之路上又呈现出一种具有“灵泛”和“霸蛮”双重特质的“湘楚姿态”。在中国工笔画现代化“一波三折”(转型——拓展——整合)的征途上,画家们在探索中实现工笔画的现代转型、在分化中进行工笔画的多元拓展、在整合中完成工笔画的现代建构,真可谓步履坚实、目标坚定。

2011艺术湖南”展出的工笔画不仅体现了湖南工笔画的当下状态,而且折射出中国工笔画的文化审美态势。近几年,一大批在艺术创意、审美视角与语言表现等方面都颇有特色的新作不断涌现。当下湖南工笔画创作的最大亮点就是语言本体上的现代拓展和精神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具体而言,就是在“古与今的纵向传承”、“中与西的横向移植”、“工与写的兼收并蓄”和“土与洋的异质转换”所营造的“八面来风”的文化语境中,激活传统工笔画“工写”、“工细”、“工丽”和“工整”的四大血脉。

对“工写”的现代超越,是湖南工笔画的强势之一。陈白一、朱训德、王炳炎、陈明大、陈明四等人承继了线条立形之“工写”传统,又大胆化入生活情趣和现代感悟。陈白一的工笔人物画,得法于传统,来源于生活,受益于学养,非常注重表现现实生活的情趣美。朱训德对东方色彩的材料技术作了大胆的尝试,试图复活楚汉文化的浪漫与沉雄。画作的文化味、民间性和现代感比早期的作品更强了。

湖南工笔画也拓新了“应物象形”的写实手法,使传统的“工细”语言更能求“真”务“实”。这方面的探索主要表现为“东方写实”和“肌理制作”。海天着眼于野山野水、野草闲花的诗意挖掘,得西方超级写实之助,开发肌理语言,推动东方“寓情于景”审美方式的现代转化,丰富了传统工笔画的“工细”形态。

湖南工笔画在“工丽”方面的努力显示出“好‘色’争‘光’”的态势。谭智勇的青绿山水画汲取了金碧重彩、洞窟壁画、民间绘画等传统精华,加强了抽象性或写意性成分,消解了单一的传统勾勒渲染模式。莫高翔在继承宋代花鸟画的写真技法上强化了色光的现代感,将侧光、逆光、反光等运用到画面中,并大胆吸纳油画、版画、水彩画等画种的设色技术,拓展了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手法。

一些工笔画以传统的“工整”方式为内核,巧妙地融合现代设计的平面布置和民间艺术的夸张变形。王志坚将丰富的色彩、稚拙的造型、适当的变形、散淡的图案和随意的装饰糅合在一起,对楚汉文化和湖湘民间文化之浪漫与诡异做出了另一种诠释。

很明显,当下湖南工笔画创作,已冲破传统样式的束缚,以极大的包容性从油画、水彩、水粉、艺术设计、木版年画、民间装饰图案、日本浮世绘、欧美现代派汲取营养,用以充实自身;也冲破了原来的熟宣、绢帛和原有的石色和植物色的局限,以新型的皮纸、亚麻布和现代高温结晶、矿物质颜料,来发展自己。可以说,湖南工笔画的艺术探索,丰富了中国工笔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拓展了中国工笔画的多元发展道路。(滕小松)    


Copyright @ 2013-中国艺术名家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13911313806 邮箱:wlnhm@yahoo.com.cn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 邮编:1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