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的第3年,文化与旅游碰撞出了很多火花,下一步文旅融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领域?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和旅游融合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领域。一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一些重点地区、景区景点要深入挖掘历史,不应盲目打造“人造”景观。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继续深挖。二是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可以给人带来新思考。一个民族的特色对另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奇景,要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开绿灯”。三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我曾经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考察,但我就觉得有的地方对红色遗迹的保护、对红色文化的挖掘还不是很充分。比如,有的荒山野岭上留下道道战壕,这是红军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应该加以保护,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记者采访中经常看到,很多城市、古镇、乡村、景区因为名家名作成名,引得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对于文化如何为旅游“铸魂”,吴为山表示,我们选择一地作为旅游目的地,不仅是因为它美丽的自然景观,更因为对先贤足迹和文明成果的追慕与向往。当我们登上黄鹤楼,可以体会诗人崔颢的乡愁,还有诗人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慨。一座敬亭山因为诗句“相看两不厌”而闻名,一座醉翁亭因为一篇游记而垂史。同样,王羲之兰亭曲水纵情一“序”,“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绝唱,都引得很多人慕名前往。名山大川之所以让人为之倾倒,其实是文化的力量。
吴为山还说道,敦煌虽处大漠,每年多少人流连忘返,泰山摩崖石刻引来多少人一探究竟。刘海粟《十上黄山》、潘天寿《雁荡山花》、吴冠中画张家界《养在深闺人未识》令无数游人心驰神往……旅游不仅仅是风景的游历,还包含人生哲理的思考,于此间发现科学、人文、艺术的诸多奥秘。
文化为旅游“铸魂”,游客则将文化远播。吴为山说,每一个旅游者都是一粒文明的种子,他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传播者。“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旅游的过程是吸取文明精华、交流思想观念的过程,也是人类共同发展、社会共同进步的过程。有文化含量、能参与文明建设过程的旅游活动,才是有深度、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真正得到个性的发展、人性的张扬和精神的享受。旅游不仅传播物质文明,更传播精神文明,不仅是单纯的感性的娱乐,更是精神的升华。我们走出家门和国门与世界交流对话,不经意间,完成了文化使者的历史使命。
记者各地采访中还了解到一些细节,有的旅游目的地将写生基地与旅游区结合,统筹建设写生和旅游基础设施,吸引美术师生和大众游客。对此,吴为山建议,写生基地建设是培养美术人才、孕育优秀美术作品一种有益补充,广大美术师生应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写生。在高山峡谷、大漠戈壁、广袤草原,可能不太适合建设固定建筑,无法建设大规模写生基地,可以考虑建设简易而美观的帐篷,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为美术师生、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基础服务。
此外,对于文旅融合中一些误区,吴为山提醒道,反观有些旅游目的地,因为文化的缺失,旅游评价和经济业绩直线下滑。其本质原因在于景观本身的精神内核无法震撼到旅游者。有的地方为吸引人们的眼球,甚至不惜搞庸俗、媚俗,很快被人们所不齿,游客来过一次便不会再来。某些古城算命打卦、“天价”门票,这都是不懂得可持续发展、提升文化含量。有的地方热衷于搞与当地文化、老百姓审美不协调的西洋奇观,不接地气,没有源头活水,很快就成了烂尾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文化含量、民族情结的深度旅游产品。西柏坡、八角楼、宝塔山、梁家河景观本身或许平淡无奇,甚至地处偏远,但因为见证了伟大的历史,成为人们争相瞻仰的旅游目的地。文化本身就是最好的旅游资源,旅游本身也可以成为激荡中国梦的精神文化活动。